
〈日本動態〉日本政治的失敗 「終戰紀念日」與「令和危機」
蔡錫勳/淡江大學日本政經研究所所長
今年是二戰結束75周年,二戰當事國對戰爭真正結束的日期認知有所不同。在日本無論是左派還是右派,日本社會大都認為1945年8月15日昭和天皇「玉音放送」的當天,就是日本的「終戰紀念日」。但是舉行投降儀式並正式簽署「投降文書(日文:降伏文書)」是同年9月2日。
昭和是年號,如同平成、令和。日本一般會用年號稱呼明治天皇、昭和天皇,但這些稱呼是過世後贈給他們的,因此現在的天皇及上皇不會稱令和天皇及平成天皇(上皇),而報導等稱「天皇/天皇陛下」、「上皇/上皇樣(sama)」。
日本宮內廳公布昭和天皇「戰爭回顧」筆記,寫著昭和天皇言及二戰的具體戰況:「敗因是過度重視精神,輕視科學,海陸軍不一致」。
靖國神社供奉為日本戰死的軍人及軍屬,其中包含甲級戰犯。日本首相、大臣和參眾議員是否於8月15日參拜,中國、韓國等二戰期間受害國持續關注。特別是小泉純一郎於首相任期內多次參拜,兒子小泉進次郎環境大臣也於今年8月15日參拜。
▲日本終戰75周年全國戰歿者追悼儀式。(圖/翻攝厚生労働省youtube)
日本天皇的「お言葉(致辭)」
每年8月15日,日本政府於東京都千代田區日本武道館舉行「全國戰歿者追悼式」,天皇出席發表「お言葉(致辭)」。「お言葉(致辭)」是對天皇致辭的尊稱,這並非政治發言,天皇不能政治發言。
1947年5月3日施行的日本國憲法「第一章…

〈日本動態〉日本銀行「短觀」說「K字回復」 菅首相談「台灣有事」
蔡錫勳/淡江大學日本政經研究所所長
日本銀行於每年的4月、7月、10月、12月會公布「短觀」(Tankan),顯示當前景氣狀況。「短觀」的正式名稱「全國企業短期經濟觀測調查」,目的是確實掌握全國企業動向,以協助金融政策運行。
疫情是目前使日本國內景氣惡化的主因。
疫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,「第4波」疫情真正襲擊日本的話,應該會比前3波來的嚴重。
日本何時才能回復至疫情前的自由入境?
▲東奧聖火傳遞,但本次東京奧運禁止外國遊客入境觀賽…

〈日本動態〉強化台日關係元年 新版《外交青書》重申「台灣是極為重要的夥伴」
蔡錫勳/淡江大學日本政經研究所所長
日本於4月25日舉行參議院廣島選區重選、長野選區補選以及眾議院北海道2區補選的投票。這次選舉被稱為眾議院選舉前哨戰,然而自民黨在3選區全盤皆輸,因為執政黨有以下三大敗因:「政治和金錢的問題」、「對於新型冠狀病毒對策的不滿」、「對於執政黨的不滿」。
這是菅政權就任後的首次國政選舉,是否會影響今後的政權營運,還需端看往後的自民黨總裁選舉以及眾議院選舉。自民黨總裁於9月30日任期將屆滿,而眾議員則是10月21日將任期屆滿,故菅首相必須提出具體的方針,有效地應對選戰。
▲近期日本政治上的主要時間表。(圖/翻攝自NHK《クローズアップ現代》)
新版《外交青書》
日本政府於4月27日公布新版《外交青書》,日本自稱「印太國家」,透過日美同盟推進「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」。
第16頁明文:「基於普世價值的國際秩序遭受挑戰」。
▲美國總統拜登與日本首相菅義偉在白宮舉行峰會,會後聯合聲明談及台灣。(圖/路透)
「rule-based…

〈日本動態〉台海如爆發危機? 他直言「日本不會出動自衛隊幫台灣」
文/中評社
美中若在台海發生衝突,日…

〈日本動態〉鄭子真:釣魚台更名看出中日互動真偽
鄭子真/中國文化大學政治系教授兼主任、當…

〈日本動態〉日本可視化管理 從現場風靡職場
【文/李世暉 圖片提供/達志影像】
由於疫情升溫,封境封城、遠距教學、遠距辦公等,已快速地改變了人類的生活與工作方式。以日本為例,根據東京都的調查,2020年3月前只有24%的企業實施遠距辦公(居家辦公);但到了2021年2月時,數字上升至64%。其中,員工人數超過300人的企業,實施遠距辦公機制的比例更是高達8成。
尤其是遠距辦公,在日本面臨2大課題:一是如何維持工作的效率化;二是對職場環境變化的憂心。前者是指無紙化、無印章化的業務流程設計,以及事項討論與意見溝通平台能否順暢運作。針對此一課題,通常只要企業上層採取全公司一致的標準,就可以獲得相應的改善。後者則是指企業內部業務場域的管理課題,包括:工作環境、人際關係、業務內容與裁量權等,必須採取個別的對應方針。
遠距回不去…

〈日本動態〉究極!2035日本「移動革命」
【文/李世暉 圖片提供/達志影像】
2020年12月17日,日本汽車製造商協會年終新聞發佈會上,豐田汽車(Toyota)社長豐田章男(Akio…